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。
新人尚不可知,故旧早已逝去,
躯体有尽时,灵魂无绝期。
读者啊,趁生之欢愉,快与时间同行,共赴永恒生命!
诗歌总是含义模糊的,这一首也不算例外。然而我想,保罗会选择这个书名,大概也是因为他理解中的这首诗,描绘自己的心情最为恰切。翻开扉页读到这首带感叹号的诗,我想起两年前读他那篇行文平淡冷静的文章时,心想这本书总该会有所起伏。毕竟只听他的故事就让人心有戚戚,绝症这样的事情,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煽情?然而,阅读全书的过程中,我完全没有如预想般涕泪横流。读完保罗写的结尾,他对女儿的告白,我翻到封面,盯着他的名字,心里打了个问号:“That’s it?”(这样就完了?)我想象中“壮志未酬身先死”的悲情呢?我想象中“活在当下”的鸡汤呢?保罗,我本以为亲身经历死亡的你,会用慷慨激昂的文字,劝我忘记那些消极的情绪,高歌猛进,莫负好时光呢! 可是,我接着就读了保罗遗孀露西写的后记,那哀而不伤的笔调让我想起杨绛先生的《我们仨》,也是未亡人写给亡夫和早逝的女儿。与其说是后记,不如说是对这部作品的解读。露西写道:“他没有故作勇敢,也没有怀着虚妄的信念,认为可以‘克服’或者‘战胜’癌症。他坦然真诚,对自己本来规划好的未来变得无望,他表示悲痛;但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。”
露西这篇后记,传递的也正是保罗给她的态度。这个越走到生命尽头越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男人,他虽死去,却好像仍在和伴侣一起携手人生。就像他的好友所写的序言:“他的身体已经化归尘土,然而形象却依然如此亲切鲜活。他活在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小女儿身体里,活在悲痛的双亲与手足心中,活在这教堂里的众多好友、同事和过去的病人的表情中。”等我读完露西的后记,感受到保罗所给予她的力量,想着保罗的医术与文字传递给全世界的福泽,一种震撼的战栗,从后背爬上来,悄悄遍布全身。原来还会有如此平静柔韧而又勇敢刚毅的力量,我虽然是“慢半拍”才感受到的,却后劲十足,久久萦绕不去,竟让我深夜辗转难眠,爬起来再次翻开这本小小的书,感觉手捧千钧。
书中的保罗是个无比坦诚的讲述者。他讲述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,在文学中探寻人生的意义;讲述自己为了更进一步去感受生死,弃文从医。而中国一位文字同样具有震撼力的作家鲁迅,曾经在大时代背景下选择了弃医从文。鲁迅先生认为,医只能医身体,文则可以医灵魂。保罗的经历其实和鲁迅是不谋而合的。从医之后,他拼杀在与死神对抗的第一线,面对垂危的病人,用手术刀力挽狂澜。当然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,而正是这样的时刻,令他明白医者的职责,有时不是去挽救病人的生命,而是做一个领路人,引导病人和家属,度过人生中的艰难时刻,以后还可以创造新生活。
自己被确诊绝症,也是他的无可奈何。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身份,大概让他更自觉地承担起引渡自己的责任。他也经历愤怒和恐惧,却不为消极的情绪所恼,而是敞开心扉,对亲朋好友展示自己的眼泪,坦诚面临的困境,接受别人的帮助。我想这种毫不避讳的态度,才是真正的勇敢坚强,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,还能毫不懈怠地去完成梦想,甚至承担起保护所爱之人的责任。
身体已然垮掉,灵魂需要拯救。保罗在这时又求助于文学。其实看完整本书不难发现,即使是在查出癌症之前,日理万机、忙于拯救别人生命的保罗,也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对文学的热爱。对生与死的探究,是古往今来文学作品的一大主题,其中不乏经典。而保罗一边获得关于生死的亲身体验,一边回到文学作品中去思考人生的终极奥义:面对死亡,是什么让我们的生命值得一活?多年浸润在文学作品当中的保罗,每每幽默轻快地行文之后,总伴着富有哲思、超然于世的思考,赋予这本薄薄的小书不可估量的力量。